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探索高校智力资源与地方农业发展的深度融合,近日,现代农林工程学院大学生三下乡“兴农人”志愿服务队走进吉安市遂川县,他们以脚步丈量乡土,用专业知识聚焦当地特色农业,在遂川大地上展开了一场深度产业调研实践之旅。
探秘桃源梯田:解码“黄金桃”与“生态米”的共富密码
志愿服务队前往遂川县左安镇桃源梯田,深入锦绣黄桃种植基地与梯田水稻产区。在黄桃种植园,志愿者们向种植户邓师傅讨教锦绣黄桃的种植“密码”,从套袋、剪枝的实操技巧到“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从海拔地理优势带来的果品特色到科学种植的关键技术,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直观感受特色农业的发展脉络。据悉,邓师傅10亩黄桃基地的200棵果树即将于7月末进入采摘期,其果品因品质优良、风味浓郁已基本实现供不应求。
在水稻种植田垄间,志愿者们跟随大户曾爱国师傅俯身劳作,在清除杂草的实践中体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意,同时详细记录其在种植中遇到的土壤虫害难题,表示将联动学校科研团队助力破解技术瓶颈。交谈中得知,曾师傅正谋划“种植+养殖”的家庭农场模式,以几十只羊的养殖探索生态循环新路径。


金桔之乡“甜蜜攻坚”:直播助农打通产销“最后一公里”
在“中国金桔之乡”堆子前镇,志愿服务队在镇农技站杨站长的带领下走进金桔种植园,聆听金桔种植方式、管理技术、采收加工等。实地走访省级龙头企业遂川新鹭食品,了解健康绿色金桔产品的种植过程、产品种类、销售情况等。队员们化身“助农主播”,在企业直播间开展“金桔云市集”活动。后续,团队计划与企业共建“大学生电商实践基地”,计划开展电商培训与品牌视觉升级,助力“遂川金桔”打响全国知名度。
茶香四溢助振兴:从茶山到茶杯的全产业链探访
狗牯脑茶作为中国驰名商标,是遂川农业的“金字招牌”。团队来到狗牯脑茶文化展示馆,了解狗牯脑茶的历史,深度挖掘茶文化内涵。在左安镇安连河茶叶基地,队员们头戴竹篓化身“采茶工”,参与标准采茶实践。深入汤湖镇茶山,探寻狗牯脑茶的发源地,感受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与自然优势。
调研期间,团队走访安村茶厂,走进“手工制茶车间”记录传统工艺。走访江西远大茶业有限公司,利用抖音平台开展直播活动,吸引众多网友围观。针对年轻消费群体,队员们提出开发冷泡茶、茶点联名款等创意,助力老字号茶企“破圈”。


油茶与箬叶:林下经济“双生花”的生态智慧
调研的最后一站,志愿服务队深入左安镇园溪村油茶新造林示范基地。队员们实地考察“油茶+箬叶”复合种植模式。据技术人员介绍,箬叶作为天然粽叶,耐阴湿、易管护,与油茶树形成“上林下叶”立体经济,提升土地利用率,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队员们观察到个别箬叶叶片长势欠佳,叶片不够舒展饱满,叶片边缘出现干枯现象,叶片表面也有斑点,对出现类症状的叶片进行了样本采集、照片拍摄、和详细记录,调研结束后将反馈给学校科研团队,诊断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团队还建议结合乡村旅游开发“箬叶采摘体验+粽子DIY”项目,延伸产业链价值。
青春力量汇基层,产业振兴正当时
遂川的田野,是“兴农人”志愿服务队生动的课堂。从锦绣黄桃的枝头到古老茶树的根脉,从现代化加工车间的轰鸣到直播带货的声浪,青年学子们以热忱与求知为犁,深耕于乡村振兴的沃土。他们带走的不仅是详实的产业数据和沾满泥土的调研报告,更在心灵深处镌刻下中国乡村蓬勃发展的时代图景。当青春智慧融入乡土脉动,这场始于田野的实践,正为遂川特色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思考,也必将点亮青年学子们未来服务“三农”的梦想航程。
(撰稿:曾小斌、高铃铃、黄丹;图文编辑:任磊;责任编辑:温春燕;初审:巫健;复审:李琪;主审:曾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