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登录

新闻公告

【社会实践】“储力前行”助农团储潭三下乡成果丰硕 座谈总结共话乡村振兴新未来

来源:现代农林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5-07-11浏览次数:作者:曾嘉伟、罗夏琴

7月1日-7月7日,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储力前行”助农团深入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储潭镇开展了为期七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全面总结此次储潭社会实践的历程及成果,科学布置好实践的收尾工作,7月8日下午,“储力前行”助农团于储潭镇白涧村村委会与储谭镇政府领导开展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汇报座谈会。

成果汇报:多维实践显成效,专业赋能乡村兴

座谈会上,助农团负责人黄遥遥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汇报,内容涵盖产业及农旅资源调研、劳动实践淬炼、稀土研学参观、文明实践服务等多个关键领域。园林组负责人章鹏辉则聚焦实践服务的可视化成果展开展示,其中包括景观节点提升意向图设计、《白涧村产业及旅游资源调研报告》、抖音媒体宣传成果、《储潭镇宣传片》,以及文明实践站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和防溺水宣传活动等丰富内容,全方位呈现了助农团的实践成效。

在景观节点提升工作中,助农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精准锁定储潭镇的核心产业及重要自然资源景点——蓝莓基地、乡道农田区、白涧滩草甸、白涧滩农家乐、田心村研学基地,精心设计出景观节点提升意向图,为储潭镇乡村景观质量提升提供了新思路。其中,田心村研学基地通过实地观察发现,基地的游览路线功能缺失,未形成闭合环线,影响游客体验,人流量大时还有人群避让上的风险,其左侧原始山体地形荒野生长,可供设计开发。意向设计思路为丰富研学基地的游线,设计林下小路,主干道打造行人出入参观的合理路线;利用高差,在建筑前打造休憩树池;左侧山体规划了一个蜿蜒的林间小道,周围生长的树木形成天然屏障,可以遮挡阳光的同时营造出幽静宁人的私密环境。

图为景观节点提升汇报示例——田心村研学基地景观质量提升意向

劳动锻炼环节,团队积极参加蓝莓基地夏季修枝、蘑菇基地草菇采摘等实践服务。在劳作过程中,成员们不仅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提升了自身实践能力,还切实为农业基地缓解了农忙时节的压力,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赋能。

图为蓝莓基地工作人员在讲解修枝要点

文明实践服务方面,助农团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他们在热闹的集市上支起“防溺水安全及环保宣传摊”,凭借精心设计的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扇,既为乡亲们送去了夏日的清凉,又筑牢了大家的安全防线。同时,通过破冰游戏、舞蹈教学、防溺水知识有奖问答、手工创作等活动,为留守儿童带来了满满的快乐,为他们的平安童年保驾护航。

图为助农团文明实践服务合影

此外,助农团还将在储潭镇的调研材料整理成调研报告,制成短视频,并通过抖音、小红书及新闻媒体等多个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全方位助力传播储潭故事。

总结分析:总结讨论明方向,优化提升再发力

活动经历及成果汇报结束后,指导教师罗夏琴汇报总结了团队在讨论中所发现的工作不足之处,并指导团队继续完善《白涧村产业及旅游资源调研报告》,针对储谭镇重点产业如蘑菇基地、畜牧基地、核心自然景观做专项宣传报道,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展望未来:肯定成果促合作,共绘乡村新蓝图

储潭镇副书记对“储力前行”助农团在此次为期七天的“三下乡”实践活动中的努力付出和优质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助农团从实践启动到完结汇报,始终斗志昂扬,全力以赴,实践安排有条不紊,实践效果符合预期。希望助农团以此为起点,与储潭镇在农业发展、人才培养、地方宣传上开展长期的校地合作,并鼓励助农团的学生成员,永葆乡土情结,不断精进自身能力,发挥专业优势,扎根农村,为基层发展提供坚实力量。

助农团对储谭镇政府对本次实践活动的全力支持表示了衷心感谢,纷纷表示此次“三下乡”实践之旅充实而又意义深远,既是专业能力的历练,又锤炼了服务三农的意志,是将课堂搬进田间地头的真实写照,更是青春路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图为助农团与储谭镇政府领导汇报交流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汇报座谈会的顺利召开,系统梳理了实践历程和成果产出,让团队成员总结了工作经验,认识到了工作中的不足。未来,助农团将结合会上建议,接续完善调研报告,深化实践精神,在今后的乡村实践中争取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撰稿:曾嘉伟、罗夏琴;团队:“储力前行”助农团;图文编辑:任磊;责任编辑:温春燕;初审:巫健;复审:李琪;主审:曾卫平)



版权所有:赣州职业技术学院    赣ICP备20002229号-1   赣公网安备 360701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