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新生入学教育质量,筑牢育人根基,9月12日,信息工程学院组织开展2025-2026学年“新生开学第一课”集体备课活动。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刘平,副院长高勋、夏奔及全体专职辅导员、学业导师与青年教师代表参会,围绕新学年新生入学教育课程设计优化、教学实施路径完善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后续入学教育工作精准施策奠定基础。
本次说课活动采用随机抽签机制,遴选2名专职辅导员与3名学业导师进行现场说课展示。展示环节中,授课教师以新生成长需求与专业培养目标为双导向,从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教学逻辑、创新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在随后的点评环节中,刘平肯定了此次活动成效,并结合教育教学规律与学院育人目标提出三方面改进建议:其一,强化课程内容及格式规范统一。指出当前课程框架与核心要点虽有共识,但内容呈现差异大、无统一标准,影响视觉效果,后续需明确设计与呈现要求,保障工作严谨性;其二,要求专职辅导员聚焦学生生活与能力引导。既要帮助新生熟悉校园、建立规律生活,也要引导其掌握沟通方法、独立解决问题,筑牢育人人文基础;其三,强调学业导师需发挥专业优势。通过解读培养方案、传授学习方法、对接竞赛资源、分析行业趋势、分享就业去向、介绍提升渠道,为新生搭建成长阶梯,体现专业教育前瞻性与实用性。
活动最后,学院就后续工作推进提出明确要求:一是要建立“学生管理+专业教学”协同联动机制,明确两条工作线的职责边界与协作流程,杜绝责任推诿,推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二是要以试点改革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与效果导向,细化工作方案,真正以“细节把控”提升育人质量,推动学院教育管理服务工作迈向新台阶。
此次说课活动的开展,不仅为新学年新生入学教育的有序推进提供了实践指引,更深化凝聚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共识,充分彰显信息工程学院在教育教学改革与高素质人才培养领域的持续探索及创新实践。
(撰稿:王观燕;图文编辑:任磊;责任编辑:温春燕;初审:王明瑞;复审:李琪;主审:曾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