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登录

新闻公告

【社会实践】萤火聚力启新程 青春有为践使命——学校开展“萤火聚力,乡村践梦”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学生管理与就业服务处 发布时间:2025-07-23浏览次数:作者:梁琦

7月14日至18日,学校“萤火社会实践队”深入南康区大坪乡,开展以“萤火聚力,乡村践梦”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聚焦民生关怀与科技赋能,通过慰问空巢老人、家电义诊、科技下乡与爱心送教等系列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展现新时代青年学子的责任担当。

家电义诊解民忧技术赋能惠农家

在前期调研过程中,实践队发现村民们存在家电维修渠道少、小故障难处理等困扰——风扇噪音大,电视无法开机,空调制冷效果差,这些看似不大的问题却影响了日常生活。

针对这一情况,实践队充分发挥机电类专业的技术优势,组建起“萤火家电义诊”志愿服务队。队员们准备好万用表、空调专用清洗剂、电烙铁等专业维修工具,根据村干部的登记情况开展上门服务。每到一户,他们都耐心排查故障,细致拆解检查部件,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排查线路问题、清洁内部污渍,有条不紊地开展维护维修工作。短短两天时间,服务队不仅成功让17台“带病”电器重焕生机,还主动前往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对办公用电脑、打印机、投影仪等设备进行全面调试和维护。闷热夏日里重启的凉风,不仅为村民们送去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更让大家感受到了舒心与温暖。

图1:实践队员开展“家电义诊”服务

暖心慰问送关怀空巢不空暖人心

在桥庄村、上洛村、大坪村,实践队员们开展的空巢老人关爱行动温情上演。队员们精心准备了大米、食用油、牛奶等生活物资,跟着村干部的脚步,踩着晨露逐户走访。坐在老人的堂屋里,队员们熟稔地用方言拉起家常——“奶奶最近睡眠好不好?”“药按时吃了吗?”

根据老人们的具体情况,实践队员们帮着村干部把最新的养老补贴、医疗救助政策讲解得明明白白。阳光透过窗棂落在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那些夹杂着关切的絮语,像春日暖阳般漫过时光的褶皱。队员们瞧见院里的落叶、案头的积尘,不约而同拿起扫帚、抹布忙活起来。沙沙的清扫声里,藏着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躬身践行。

图2:实践队员慰问空巢老人

让队员们眼眶发热的,是桥庄村那户特殊的低保家庭。从驻村第一书记郭书记口中得知,这位白发苍苍的奶奶儿子、儿媳都已去世,如今独自拉扯着上小学的孙子。队员们与奶奶促膝长谈,陪小朋友聊天、玩耍,为这个相依为命的“一老一小”家庭带去了欢声笑语与精神慰藉。奶奶感激地说:“多亏了政府一直惦记着我们,乡干部和村干部一个月来看我们好几次!”桥庄村一位爷爷房屋屋顶被近日过境的台风掀翻,但所幸得到了乡村干部的长期关怀和妥善安置。队员张洪锰说道:“看到爷爷奶奶布满老茧的双手和孩子天真的笑脸,我敬佩于基层工作者的认真负责,也更加坚定了青年报效祖国的决心。”

科技启蒙筑梦想爱心送教润童心

在大坪村、上洛村、三合村,实践队开设起留守儿童科技小课堂,通过“电气启蒙”“机器人世界大探秘”等课程,激发乡村儿童科学兴趣。队员在授课中融入科技史,引导孩子们思考“科技与家国情怀”的关联。针对9名无法到校的特殊儿童,实践队开展“一对一”送教上门,用卡通教具和互动游戏传递知识。队员曾子腾在日记中记录:“当小朋友在我们的指导下第一次拼出电路模型时,眼里的光比任何奖杯都闪亮。”

图3:实践队开展留守儿童科普活动

青春担当践使命乡村振兴谱新篇

民生服务取得实效的同时,实践队同步开展乡村调研。通过走访颖冠源果业专业合作社、上洛村黑山羊养殖基地、上洛村半境民宿,了解当地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学习南康“美e分”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模式,实践队深化了对农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数字化的认识。

在学习了上洛暴动的历史后,实践队又拜访了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欧阳洪老人,队员们围坐于老人身旁,聆听他颤抖着讲述战时的峥嵘岁月。老人含糊却坚定的话语,更印证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场青年无不动容。队员晏子怡感慨:“英雄的精神如萤火不灭,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图4:实践队员拜访抗美援朝老兵欧阳洪老人

此次实践涵盖民生服务、技术支援、教育启蒙与产业调研四大领域,直接受益群众100余人次。实践队队长邵渐鸿表示:“乡村振兴需要青年力量,我们将持续关注农村的发展,未来让专业所学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大坪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廖剑高度评价:“萤火实践队的到来,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更让村民看到了青年大学生的素养和担当,为他们点赞!”

(撰稿:梁琦、赵晨宇;图文编辑:任磊;责任编辑:温春燕;初审:陈曦;复审:李琪;主审:曾卫平)



版权所有:赣州职业技术学院    赣ICP备20002229号-1   赣公网安备 360701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