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服务乡村振兴,7月13日,汽车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走进江西省兴国县兴莲乡,在活动第一天以“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为主题,在兴莲客运站及周边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建设,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志愿服务暖人心客运站里展风采
活动伊始,实践队在兴莲客运站前举行简短启动仪式后就立即投入到志愿活动中。兴莲乡作为革命老区,承载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队员们通过走访当地老人,了解了许多关于兴国县的革命历史。在兴莲客运站,我们有幸认识了一位94岁高龄的陈大爷,通过了解,我们才知道客运站对于当地老百姓的重要性。这座承载着几十年风雨的客运站,是兴莲乡连接县城的重要的枢纽——每天半个小时一趟的绿色大巴,载着村民的希望驶向需要80分钟路程外的县城,又载着生活的必需品和对家的思念归来。站前斑驳的米白色瓷砖、褪色的红色招牌,无声诉说着这里与几代村民密不可分的羁绊。站内的木质长椅早已褪去原色,磨光的扶手和凹陷的坐痕记录着无数等待的身影——有挑着扁担赶集的老人,有抱着孩子求医的母亲,也有外出求学的少年。这些长椅比我们的年龄还大,它们见证了无数的团圆和离别。这座车站承载的不仅是交通功能,更是乡村振兴的缩影。

在兴莲乡客货邮综合服务站,志愿者们分组行动,开展环境清洁与便民服务。志愿者们手持清洁工具,细致打扫候车区长椅、地面及墙面,清理卫生死角。志愿者李文进表示:“虽然汗水湿透了背心,但看到焕然一新的候车环境,听到乡亲们的感谢,一切辛苦都值得。”
技能服务进乡村洗车护车惠民生


结合专业特色,实践队将“汽车养护课堂”搬到乡村洗车店。在狭窄的巷道内,志愿者们熟练操作高压水枪、擦拭车身,为当地车辆提供免费清洗服务。其中一位车主连连称赞:“学生们技术专业,服务热情,真是帮了大忙!”此外,队员们向洗车店员工传授车辆保养技巧,交流行业新动态,推动专业技能与乡村需求精准对接,既检验了学生的实操能力,也为乡亲们带去了实用技术。
青春足迹印乡土砥砺奋进再出发
夕阳西下,一天的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带队老师刘同星总结道:“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志愿服务,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同学们在劳动中锤炼品格,在奉献中增长才干,真正践行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返程的绿色巴士上,志愿者们疲惫却充满笑容,他们用镜头记录下兴莲乡的青山绿水,也定格了青春最美的奉献瞬间。
此次活动,汽车工程学院学子以专业为基、以服务为媒,将课堂所学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活动之力,既弘扬了革命老区的红色精神,也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引导更多青年走进基层,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撰稿:廖怡华;图文编辑:任磊;责任编辑:温春燕;初审:张诗咏;复审:李琪;主审:曾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