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登录

新闻公告

【思政实践】学校暑期大思政实践│“矿冶”文化 赣鄱行:讲好矿业遗产故事 守护绿水青山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5-08-20浏览次数:作者:郑芝君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用脚步丈量赣鄱大地,以实践传承文化薪火。8月19日,学校师生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社会课堂,通过“学、讲、研、践”的形式,读懂省情社情民情,在知行合一中锤炼过硬本领,深刻感悟“两个结合”的真理力量,深入践行“文化使命”的青春担当。

历史回响:红色矿脉铸就共和国根基

骄阳下的铁山垅矿区遗址,斑驳的“中华钨矿公司旧址”碑牌仍闪耀着信仰的光芒。1932年,这里诞生了“共和国第一国企”,毛泽东同志《仁风山及其附近》的万字调查报告,奠定了“以矿养军”的战略根基。矿工们用7830吨钨砂创造814万银元奇迹,支撑起中央苏区70%的财政收入,那段“养活十万红军”的峥嵘岁月,至今仍在老窿硐的岩壁上回响。

创新密码:红色管理制度永放光芒

走进中华钨矿公司旧址陈列展,毛泽民首创的“支部建在企业”制度、“钨砂入股”消费合作社等创新实践令人震撼。工人夜校、红军医院等旧址,无不彰显着“人民至上”的初心。这套融合政治智慧与经济智慧的“红色管理体系”,正是新时代国企改革的源头活水。

绿色蝶变:工业遗产焕发新生机

如今,中华钨矿公司正书写“矿山治理后半篇文章”。原创话剧《钨金》让历史跃然舞台,生态修复区绿树成荫,研学基地的沉浸式体验让青年学子触摸到“钨砂精神”的温度。此外,还有治理理念——生态保护、文旅开发、土地复垦,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青春誓言:传承红色基因守护绿水青山

青年学子通过沉浸式体验,让自己深刻地感受了那段峥嵘岁月。活动结束后,学生们感慨道:先辈们艰苦奋斗,给我们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历史,我们要记住那段闪闪发光的日子。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要携手同行,怀揣赤子之心守护红色沃土,凭借创新之姿擘画绿色发展宏伟蓝图,在新的起点上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撰稿:郑芝君;图文编辑:任磊;责任编辑:温春燕;初审:刘丹;复审:李琪;主审:曾卫平)



版权所有:赣州职业技术学院    赣ICP备20002229号-1   赣公网安备 360701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