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登录

新闻公告

【社会实践】寻红色足迹,铸思政新章——赣州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师赴崇义开展红色基因传承调研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5-08-02浏览次数:作者:邹宇风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挖掘赣南红色文化资源,推动红色基因融入思政课堂,近日,赣州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师赴崇义县开展红色基因传承专题调研活动。通过走访当地红色纪念场馆、革命遗址、历史陈列馆及特色文旅项目,在实地探访中感悟革命精神,为思政课教学汲取鲜活而丰富的素材。

探访红色热土,重温峥嵘岁月

在王阳明史迹陈列馆,调研团队在历史的长河中探寻阳明心学与赣南地区革命精神的内在联系,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展示,深入了解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及其在崇义的历史足迹,为思政课中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的融合找到了新的切入点。赣南三整历史陈列、崇义革命历史陈列等场馆,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饱经沧桑的实物、一个个复原的场景,生动展现了革命先辈们在艰苦环境中坚定信念、顽强斗争的光辉历程,让调研团队深刻感受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

崇义农民暴动陈列、南昌起义余部上堡整训历史陈列等,生动再现了赣南地区革命斗争的波澜壮阔,让调研团队对崇义红色文化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追寻英雄足迹,感悟信仰力量

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调研团队走进崇义县革命烈士纪念塔、红军七烈士纪念碑、虎头寨红三军团文英大捷战场遗址、王尔琢烈士墓、刘书榕等七烈士墓等烈士安息之地前,调研团队怀着崇敬的心情,向革命先烈默哀致敬。庄严肃穆的纪念塔、烈士墓等,承载着无数英烈对革命的忠贞与不怕牺牲的精神,激励着调研团队在思政课上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担当精神。在严坑红三军团总指挥部旧址、思顺新四军通讯站旧址等革命遗址,调研团队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亲身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坚定信仰和无私奉献精神。

牛形岭下彭德怀旧居、邓子恢旧居等,不仅展示了革命领导人的生活场景,更体现了他们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这些鲜活的历史素材,为思政课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案例,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座谈凝聚共识,共话传承发展

调研期间,调研团队与崇义县相关部门联合召开红色基因传承调研座谈会,与会人员围绕崇义红色资源保护、红色文化宣传育人、红色文旅等展开深度交流。崇义县史志研究室主任系统介绍了当地革命史研究最新成果,文广旅体局负责人分享了红色旅游与研学教育融合发展的经验,红保中心负责人从红色资源保护、红色文化宣传育人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崇义红色资源发展状况。

结合特色产业,探索育人新路

除了红色文化景点,调研团队还参观调研了君子谷野果世界、源德矿业、鹿湾温泉农庄等特色产业基地。这些基地不仅展示了当地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创新实践,也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素材。调研团队认识到,可以将红色文化与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调研团队还走访了上堡梯田、那年·崇义文创街区、城市森林空间等特色点位。上堡梯田作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其蕴含的农耕智慧与生态理念,与红色文化中的奋斗精神相互呼应;文创街区里的红色主题文创产品,则让传统革命故事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生活。城市森林空间实现城市与森林的360°无缝衔接,形成“城中有林、林中有城”的创新格局,让城市融进森林,让森林融近城市,构建一种新型的城市形态,践行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教师们表示,这些将红色基因与地方特色、生态文化融合的实践,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知行合一”的新思路。

此次调研不仅是一次红色精神的寻根之旅,更是一场思政教育的“备课”之行。参与调研的教师们纷纷表示,将把此次所见所感转化为课堂上的生动案例,让红色故事“活”起来、革命精神“传”下去,引导学生在感悟历史中坚定理想信念,在传承基因中勇担时代使命。

(撰稿:邹宇风;图文编辑:任磊;责任编辑:温春燕;初审:刘丹;复审:李琪;主审:曾卫平)



版权所有:赣州职业技术学院    赣ICP备20002229号-1   赣公网安备 360701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