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登录

新闻公告

【课程实践】现代农林工程学院园林技术专业以景为课、以练促学 探索课堂革命育人新路径

来源:现代农林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5-05-15浏览次数:作者:罗川西

初夏时节,满城新绿铺展生态画卷。5月12日至13日,现代农林工程学院园林技术专业组织园林技术2312班与园林工程技术2312班学生,走进赣州市蓉江新区新世纪公园、滨江公园、十里花溪儿童公园,开展《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造景》课程实践教学。此次教学改革以技术赋能、实境融学为导向,将园林课堂搬进城市绿地,在“景中学、做中教”中锤炼学生专业本领,积极推进“课堂革命”,赋能生态景观人才培养。

园中设课景中施教

依托赣州蓉江新区生态示范片区的城市绿地资源,学院精准选取教学场域,将课程内容植入新世纪公园、滨江公园、十里花溪等典型景观项目之中,开展实地测绘、功能分区评析与植物组团观察。教学现场,学生手持图纸、脚踏实地,从景观节点的构成逻辑到植物配置的层次韵律,从地形走势的把握到人群动线的分析,一步一图纸,一景一思考。课堂不再局限于讲台和幻灯片,而是在自然肌理中生长,在现实场景中展开,推动学生角色由“学习者”向“设计者”转变。

数智赋能理实共生

此次实践教学以“数智+场景”为支点,融入无人机航拍、AI识植系统等现代工具,实现教学方式的突破与进化。学生通过航拍绘制园区结构图,用识别软件完成植物名录生成,在现场构建数字化“景观信息库”。数据驱动教学、技术融入课堂,使原本晦涩的知识图谱变得可视、可感、可操作。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应用中学会理解技术逻辑,在分析中养成设计思维,全面提升了与行业接轨的“数字素养”。

项目引领产教融合

现代农林工程学院坚持“项目即课程、岗位即课堂”的实践导向,将此次实训纳入园林专业“岗课赛证”一体化育人体系。通过项目制教学模式,形成“任务驱动—现场完成—成果验收”的闭环机制,推动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完成技能迁移与认知构建。课程不仅连接了教学与行业,更连接起学生与岗位,为今后走向“景观设计师”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教改落地实训赋能

作为学院深化课堂革命、推动三教改革的重要实践载体,此次园林实训教学主动对接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发展需要,系统探索课程内容与实践场景的双向融合。课堂在绿地中展开,理想在实践中扎根。未来,现代农林工程学院将持续拓展“课堂+实训+项目”的育人维度,立足赣南生态景观建设实际,打造更多面向真实、面向岗位、面向未来的教学场景,培育具有人文审美、技术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兼备的新时代“绿色工匠”。

(撰稿:罗川西;图文编辑:任磊;责任编辑:温春燕;初审:张红宇;复审:李琪;主审:曾卫平)



版权所有:赣州职业技术学院    赣ICP备20002229号-1   赣公网安备 360701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