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师生应急避险能力,强化安全意识,5月16日上午,学校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应急避险演练。全体师生参与,演练以教学楼火灾逃生为场景,模拟真实险情,检验应急处置能力。
精心筹备:压实责任强化认知
演练前,学校成立以谢敏为总指挥、吴磊为副总指挥的领导小组,下设现场指挥、组织协调、音响警报等7个工作组,明确职责分工。5月15日召开专项工作会议,部署演练细节。各班级通过主题教育讲解“三要三不要”逃生要点(镇静定位、分析火情、科学逃生,不盲目乱跑、不随意开门、不惊慌失措),班主任分组引导,楼道教师实时指挥,确保全员熟悉疏散路线与安全区域。

实战演练:紧张有序协同高效
“呜——”警报声响起,演练正式启动。教学楼内,模拟烟雾弹释放“火情”,学生迅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猫腰低姿,按“前门前行、后门后行”原则分两路纵队撤离,班主任全程引导,任课教师在楼道维持秩序,提醒“只许下楼、禁止逆行”。
全体人员按预定路线向南北操场及广场疏散,过程中无推搡、无滞留,3分钟内完成集结。各班级清点人数后,向二级学院党支部书记报告人数到位情况,现场指挥组汇总数据,确认无人员“滞留”。各二级学院党支部书记对演练进行总结,肯定师生配合度,强调“演练即实战”,要求持续强化安全意识。
此次演练是学校落实安全责任的重要举措,通过模拟实战场景,让师生熟练掌握应急流程,增强协同应变能力,为构建平安校园奠定坚实基础。未来,学校将常态化开展安全演练,拧紧“安全阀”,织密“防护网”,守护师生生命安全。
(撰稿:谢艳梅;图文编辑:任磊;责任编辑:温春燕;初审:吴磊;复审:李琪;主审:曾卫平)